世界不思議

美國捕獲一顆小行星,內部藏著冰凍岩石,未來將演變成超大彗星

宇宙的浩瀚是人類無法窮盡的,但是科學家可以通過長年累月的研究和觀測對其中一些天體進行分析,於是人類用有限的知識面去定義宇宙中的天體,這才有了我們認知中的恆星、行星、衛星和小行星。在這幾類天體中,人類對小行星的關注度並不高,但是近期有一顆小行星進入了科學家的觀測範圍,它顯得有些與眾不同。

根據外媒報導,近期美國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名為P/2019 LD2的小行星,根據研究這顆小行星和冥王星不一樣,它的本質是冰凍岩石天體,其中蘊含著十分複雜的成分,而且運行軌跡十分不穩定。但它引起了天文學家的關注,因為它正處於從“小行星”演變成“彗星”的過程,他們是怎麼發現這一過程的呢?

小行星和彗星分別是什麼樣的天體?科學家對小行星沒有嚴格的定義,那些圍繞著太陽系做公轉運動,同時在體積和質量上比行星小很多的天體都算是小行星。太陽系內主要的小行星分佈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兩年前國外研究表明該區域已探明的小行星數量已經達到了127萬顆,其中最大一顆小行星便是穀神星。此外,太陽系邊緣的柯伊博帶中也存在著小行星。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彗星的本質是一團冰凍的混合物,其中摻雜了水、氨、甲烷、宇宙塵埃等物質,它在靠近太陽之前是一顆名副其實的“髒雪球”,在靠近太陽之後在太陽高溫的影響下發生物質昇華,使得冰核的後面出現一條類似尾巴的長條物,因此該結構也被稱為彗尾。當彗星充分靠近太陽後,它就會在高溫條件下徹底消失。
研究人員如何發現小行星正在演化成彗星?科學家最近觀察到這顆小行星是在2017年,當時它已經進入了彗星才會運行的軌道中。由於P/2019 LD2出現了類似彗星的行為,研究人員決定對它進行追蹤和研究。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凱爾·沃爾克團隊通過兩年多時間的觀測,收集到了關於P/2019 LD2的大量數據,然後利用這些數據來模擬接下來P/2019 LD2可能行走的路線。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韓國壯陽口溶片

模擬實驗得到了上千種可能的結果,但大部分結果都表明P/2019 LD2可能在19世紀50年代就已經去到了土星的周圍,這說明它可能是一顆來自太陽系邊緣或者太陽系外的小行星。此外,模擬結果表明P/2019 LD2最終會於2063年接近太陽區域,屆時在太陽高溫的影響下它會“生長”出一條長長的彗尾,正式從一顆小行星變為一顆彗星。
對LD2的研究有何意義?研究人員表示,P/2019 LD2將會是歷史上首顆演化過程被追蹤的彗星,它的出現將有助於科學家研究彗星的形成過程。同時,由於它來自太陽系之外,對於它的研究可以幫助科學家研究系外星球的組成。據瞭解,美國宇航局正計畫向P/2019 LD2的方向派遣探測器,以追蹤它的演化過程。

可能有朋友會認為做這樣的研究沒有實際意義,不會給科技發展、經濟發展帶來切實的好處。實際上很多天文研究也是如此,但依然有研究團隊熱衷於不求回報地付出努力,筆者認為他們身上彰顯出的正是真正的科學探索精神。即使知道對太空天體的探測很可能不會帶來經濟回報,但是內心最純粹的好奇心依然能夠驅動他們去付出行動。

或許這就是科學家和普通人之間的區別,他們對於人生價值的認知有別於普通人,會認為探索宇宙的奧秘是真正的人生意義,實際上坐在電腦屏幕前、手機屏幕前看一篇篇關於天文的新聞,也是許多天文愛好者所認為有意義的事情。總而言之,一件事是否有意義不是非得用實際效益去衡量,精神世界所衍生的效益同樣重要。
資料來源:環球網 8月20日 《小行星“變”彗星過程首次捕獲 有助進一步洞悉早期行星組成》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