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七代人居然前後跨越七百年 還能再離譜點嗎?

司馬遷寫《史記》,開了一個不太好的頭。《史記》的第一百三十捲,也就是最後一卷,是《太史公自序》,這屬於夾帶私貨。自己給自己寫傳,肯定是揚長避短,挑好聽的話說,搭個便車,給自己的家族揚名立萬。

之後的史家紛紛有樣學樣,一般說來,吹牛不能太離譜,既然是史書,就必須以事實為基礎,大部分史家只是有選擇性的過濾史料,用確實存在的事情進行加工,對於自己家的好事,大吹法螺,極盡溢美之詞,對於自己家族不太光彩或者有爭議的事情,採取一筆帶過的手法。你要說他亂寫,他可以振振有詞地回答,我寫的難道不是事實嗎?到了南北朝時代,編著《魏書》的魏收就有點玩脫線了。

《魏書》的最後一卷是魏收的《自序》。這裡有個細節很是荒謬。根據魏收的說法,他家的老祖宗是秦末漢初的魏無知,很早就跟隨劉邦鬧革命,開國後封為高良侯。在《史記·陳丞相世家》中,“平遂至修武降漢,因魏無知求見漢王,漢王召入。”陳平離開項羽投靠劉邦,魏無知是中間人。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我們繼續看,魏無知有個兒子叫魏均,魏均有個兒子叫魏恢,魏恢有個兒子叫魏彥,魏彥有個兒子叫魏歆,魏歆有個兒子叫魏悅,魏悅有個兒子叫魏子建。這個魏子建就是魏收的老爸。這樣算下來,從魏無知到魏收,一共只傳了七代,魏收是魏無知的七世孫。問題來了,西漢是公元前202年開始的,魏收出生在公元507年,魏家七百年居然只傳了七代?一般情況下,三十歲怎麼也生兒子了,這樣傳七代也就兩百年出頭,怎麼會跨越七百年呢?難不成老魏家都是八九十歲一百歲才生的兒子?這也太離譜了吧。南宋洪邁在《容齋三筆》中評論說,魏收的《魏書》在南北朝八史中,“最為冗謬”。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韓國壯陽口溶片

魏收寫《魏書》鬧出的動靜不小,甚至被稱為“穢史”,這主要和魏收的性格和人品有關。據《北史·魏收傳》記載,“收頗急,不甚能平,夙有怨者,多沒其善。每言:‘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舉之則使上天,按之當使入地。’”魏收性格急躁,不能公平待人。過去同他有冤仇的,大多隱去人家的善政美德,不載入史冊。做了壞事的魏收還喜歡張揚,連“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也不懂。魏收經常牛氣哄哄地對別人說:“你是個什麼樣的小東西,敢給我魏收擺臉子!我的史筆要抬舉你就能讓你上天,要貶低你就能讓你入地。” 魏收是個才子,這沒問題,但史官必備的史德是啥就不知道了。

私心和公道在魏收這裡完全擺錯了位置,他把一部國史當成私人報恩報怨的工具。舉兩個比較明顯的例子。有個叫陽固的官員,是個有名的貪官,後來被打了老虎,但是在魏收筆下,成了“剛直雅正,不畏強禦,居官清潔,家無餘財”的大清官。原因就是:當年魏收當上史官,接下寫史的任務,陽固的兒子出了很大力氣,所以,當時魏收就許諾,我會給你老爸好好寫傳記的。又比如,爾朱榮專權作亂,製造了駭人聽聞的“河陰慘案”,包括皇太后和小皇帝在內,殺掉了2000多人。可是,在魏書裡,魏收的評價是“向使榮無奸忍之失,修德義之風,則彭、韋、伊、霍夫何足數?”爾朱榮如果可以修德講義,商朝的伊尹和西漢的霍光都比不上他。要知道,魏收本人就經歷了“河陰慘案”,是當時的倖存者。這樣寫的原因就是爾朱榮的兒子給魏收送了大筆的賄賂。

《魏書》剛寫完,輿論大嘩。“前後投訴,百有餘人”,不是沒寫的,就是瞎寫的,“群口沸騰”、“眾口喧然”。魏收在《魏書》上得罪了太多的人,據《北史·魏收傳》記載,“既緣史筆,多憾於人,齊亡之歲,收冢被發,棄其骨於外。”死了之後,連墳都被人家刨了。魏收寫的《魏書》在隋朝曾經被貶成非主流史書,但是後來流行的幾種關於北魏的史書都因為戰亂沒有傳下來,於是,現行的“二十四史”中關於北魏的部分,還是以魏收的《魏書》為主。魏收的《魏書》原本有一百二十四卷,流傳過程中,少了差不多二十多卷,後人用魏澹的《後魏書》、李延壽的《北史》以及《高氏小史》等其他史料補足。這就是現在流傳的《魏書》。

寫史,先要做人。不然的話,就要鬧出七百年才傳七代人的大笑話。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