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因事故或兇案葬身在森林中,屍體總是難以被發現,但現在科學家想出了一種新探索方法:如果人已經無法開口說話,何不讓樹木告訴你。
在沒有確切的線索引導下,即使是空曠環境搜索人員也可能錯過人體遺骸,更別提是在茂密的森林中。
許多國家都有森林中發現屍體的懸案,而這些案件會成為懸案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難以在第一時間發現屍體,間接導致證據隨時間消失。
為了開發更好在森林中尋找屍體的方法,田納西大學團隊在人體農場(body farm)中進行許多實驗,觀察屍體是如何改變相鄰的土壤,而改變後的土壤養分含量又如何導致植物成長出現變化。
田納西團隊認為,未來或可利用無人機分析樹木葉片的明顯變化,來尋找失蹤人員遺體可能存在的地點。
《Trends in Plant Science》上最新論文的研究作者、田納西大學教授 Neal Stewart 形容,屍體腐爛時周遭植物的行為變化相當劇烈,與其他森林土壤有著相當大的差距,這種區別讓團隊能劃分出人體附近的區域,就像有著一塊「屍體分解島」一樣。
Stewart 指出,從人體農場的情況來看,屍體對周遭環境最明顯的影響是當氮大量釋放到土壤中,特別是在夏季環境下分解發生的非常快的時候,一切得取決於植物對氮的反應有多迅速,這可能導致葉片顏色和反射率出現變化。
「如果屍體在森林中的樹蔭處分解,發現和復原屍體可能會很困難,但並不是不可能。一種解決方案是去學習植物對人類分解過程如何反應,然後『聆聽』他們告訴我們關於死者的資訊。」
當然,大型動物(像是鹿)的屍體也可能以類似方式影響植物,因此團隊也研究了人類特有的化合物如何改變植物的外觀。舉例來說,如果失蹤對象有抽菸習慣,它們的身體對周遭植物的影響可能與不抽菸者的影響不同,而這種微小的變化可以幫助團隊縮小搜索範圍。
研究人員認為,未來或可利用無人機分析樹木葉片的明顯變化,來尋找失蹤人員遺體可能存在的地點。
團隊目前已經打造了一種可以分析植物螢光光譜特徵的設備,但是在將其搭載於無人機之前,還得先想辦法改良並小型化設備,而在未來應用後,技術也將以協助地面搜索團隊為主,而非取代他們。
Stewart 形容,在考慮部屬無人機尋找特定排放物時,它的作用會更像是汽車上的檢查引擎警示燈號,「如果我們能迅速飛到某人失蹤的地點並收集周遭數十至數百平方公里的數據,我們就能知道派遣搜索團隊的最佳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