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2.4億年前5米長魚龍吞食4米蜥蜴後死亡,噎死還是消化不良?

在地球的整個中生代裡,可以說是蜥形綱最輝煌的時期。恐龍統治著陸地、翼龍主宰著天空,海洋則被魚龍稱霸著。這三大霸主最令學界撲朔迷離的就是魚龍,因為其起源和消失充滿了疑團。其巨大體型,流線型的魚狀軀體,還有上下佈滿釘狀牙齒的顎,讓古生物學家猜測它可能是中生代海洋裡的頂級掠食者。而發表於《科學》雜誌的一項研究稱,科學家在一具2.4億年前的魚龍骨架化石裡,發現了一隻4米長的海洋爬行動物。這也是已知的最古老的直接掠奪性證據,即大型掠食動物正在吞食另一隻大型動物。

  據悉,2010年在我國貴州省的一個採石場發現了一具魚龍(貴州魚龍)的化石,其歷史可追溯至2.4億年前。在清理過程中,考古學家注意到這只近5米(15英呎)長的魚龍化石的肚子(胃部)裡有明顯凸起,而且有些小骨頭。經過幾年的研究後,考古學家確認那些小骨頭屬於另一種海洋爬行動物,一個12英呎長(4米)的新普龍(Xinpusaurus)的軀幹。這是人類有史以來,在一個生物體內發現另一個生物的最大的化石。

  過往的化石研究表明,魚龍是大約2.5億年前二疊紀大滅絕後出現在海洋中的一群海洋爬行動物。它們的身體像魚(魚龍家族中體長最大的是秀尼魚龍,可達21米),類似於現代的金槍魚,但綜合了鯊魚和虎鯨的特點。沒有背鰭,但有4個鰭狀肢和充滿強有力尖牙的嘴巴。而新普龍則是體型稍小的蜥蜴類生物,外形酷似科莫多巨蜥,有四肢,有鈍齒,可以壓碎貝殼。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古生物學家從魚龍的牙齒形狀和顎的設計中猜測,魚龍可能是以大型獵物為食,不過並沒有直接證據證明。而貴州魚龍的牙齒相對較小,呈長釘狀,也被認為適合捕食一些小而黏糊糊的獵物,例如當時海洋中盛產的魷魚。但這具化石的發現,直接說明了,在大約2.4億年前的一個溫暖的淺海中,一隻體長5米左右貴州魚龍吞食了幾乎同樣大的新普龍。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韓國壯陽口溶片

  而在魚龍體內發現的只是新普龍的軀幹,其頭部、尾部化石疑似在附近出現。更有趣的是,魚龍胃中的新普龍幾乎沒有消化的跡象,表明魚龍在吞食新普龍後很快死亡。至於確切的死亡原因,尚不清楚。我猜不是消化不良或噎死的……

  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莫塔尼(Ryosuke Motani)教授表示,大型動物的牙齒是尖或鈍,並不是至關重要的。在這個生動的化石裡,貴州魚龍的咬合的力量可能超過咀嚼的力度,他可以用其一英吋長的牙齒咬住獵物。然後在制服獵物時,一定程度上咬傷了其脖子或咬斷了獵物的脊柱;接著通過猛拉和旋轉將獵物的頭和尾巴扯掉,最後吞食了獵物的軀幹部位。  總體上,它的捕食策略有點類似虎鯨,畢竟大型海洋食物動物一般不會吃掉獵物的頭和尾巴,而把營養豐富的軀幹留在水中漂浮。同時也意味著,史前海洋大型動物之間的掠奪可能比我們以前想像的更為普遍。  可惜的是,魚龍大約在9000萬年前滅絕,而且滅絕的原因也令科學家費解。因為魚龍那流線型身軀可說是海洋蜥形爬行生物最完美範本,而流體力學性能比魚龍差一截的蛇頸龍類卻能存活到白堊紀晚期,造化弄人呀。  感謝閱讀!求三連擊!  -THE END-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