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組天文學家表明,每個超大質量黑洞周圍都有片安全區,數千顆行星可以在那裡繞著黑洞公轉。
《科學警報》報導,科學家讓它有了一個名字,這個令人疑惑的名字就是blanets。鹿兒島大學(Kagoshima University)的科學家在上周提交給《天體物理學雜誌》(Astrophysical Journal)供同行評審的研究報告中表示,實際過程與正常行星圍繞恆星形成的過程非常相似,只是在更極端的條件下,當塵埃和氣體在黑洞周圍旋轉時,只要它離黑洞足夠遠,不會被黑洞的引力吞噬,它就會逐漸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世界,不過還有可能的是,如果氣團的碰撞速度足夠高,則最初的塵埃聚集體會彼此粉碎而不是粘在一起。其次,團塊在碰撞階段可能會迅速增長,這不適合更自然的粉塵密度模型。
我們一直都知道可以在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的軌道上發現恆星,且數十年來,天文學家一直在觀察人馬座A (位於銀河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周圍恆星,希望能找到它複雜組成的成分,也有人假設那裡存在著既圍繞著恆星旋轉也可以被黑洞捕獲的行星。
所以和田敬一的團隊提出了一種新的系外行星,它們可以直接在超大質量黑洞周圍形成,活躍的黑洞被吸積盤圍繞著,巨大的灰塵和氣體在周圍盤旋,而氣態盤的內緣被吸入黑洞,這很像恆星系里行星形成的方式,氣體雲中的團塊在重力作用下坍塌,旋轉最後得到原星。當它旋轉時,來自周圍氣態層的物質形成了一個向其饋入的圓盤,而離恆星稍遠一些,氣體更穩定地旋轉,從而形成了行星,它就是blanets。
儘管blanet和行星的形成過程非常相似,但最終的結果卻可能大相徑庭,研究發現,blanets理論上可以長到比地球大3000倍,不過對1000萬太陽質量的黑洞來說,blanet的質量很容易達到棕矮星的程度,位於氣體巨型行星和恆星之間的物體,在其核心中融合了氫,但又不足以產生氫聚變。當然,我們實際上無法檢測到這些對象,這意味著它們目前還只是純粹假說中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