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唐朝人也愛“趕時髦”,他們那個時代都流行些什麼?

每個國家都有著不同的習俗,而在我們擁有五千年歷史文化的中國,從古到今都有著各式各樣不同的習俗,有的被流傳至今而有的就永遠成為了歷史。習俗不僅是每個地方的代表,更是社會的鏡子,它能一下子就折射出文明的發展狀況。每當我們提起唐朝,許多人都會想起“繁榮”、“昌盛”、“華麗”這些詞眼。的確,唐朝是最令我們中華民族驕傲的一個朝代,有不少人都做著“唐朝穿越夢”,幻想著自己能有一天去那裡體驗一下他們那裡的風土人情以及有趣的風俗。那麼今天我們不談唐朝是如何做到登峰造極的,而是談談在那個朝代有什麼別樣風趣的風俗。一、女子流行化“梅花妝”現在的年輕人都流行化“桃花妝”、“歐美妝”等等,殊不知,古人早就開始玩妝容這一套了。在唐朝的時候,許多富貴人家的女子都會在眉心點綴一顆梅花,從遠處看過去就非常吸睛,回頭率百分百,成為了唐朝最流行的女性妝容。

那麼這種潮流妝容是從哪裡傳過來的呢?這就要提起一位名人——上官婉兒。這世上美女很多,可是又美又有才的人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少的,而上官婉兒就是個美貌與才華兼備的女子。同時她也是女皇帝武則天執政時期強有力的助手,曾經在朝廷之中擁有挺大的權勢。她的個人文學天賦很高,提筆就成一首詩。這樣優秀的女強人,試問有幾個人不羨慕呢?上官婉兒出身高貴,她的祖父是名宰相。武則天執政時期,因為祖父犯罪,剛出生不久的上官婉兒就被送出宮裡當奴隸。好在她擁有一位知書達禮的母親,每天都悉心的教育她,尤其註重文化教育。在她長大後,武則天覺得她聰明伶俐,文采也很好,就把她留在了自己身邊,幫助自己處理各項事物。漸漸地,她成為了女皇身旁最厲害的女官,就連武則天在跟大臣們議事時都會在一旁進行記錄。但是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有一次,她受命在高宗跟大臣議論大事時,藏在皇帝辦事的案下偷偷記錄。不料被發現了,皇帝很是憤怒,直接遷怒到了武則天頭上。武則天被遷怒後也非常生氣,拿起一把剪刀扎到了她的眉心上,不許她自己拔下來。上官婉兒被扎後頓時血流滿面,頓時發出了撕心裂肺的尖叫聲。武則天覺得像她這麼有才的人很難再遇到,最後就免去了她的死罪,依然把她留在身邊侍奉。

但是被剪刀這麼一扎,上官婉兒也算是毀容了,她眉心的疤痕是沒法去掉的。為了美觀,她就在疤痕上刺了一朵梅花。朝廷中的貴人們看到她這樣做也跟著學了起來,然後“梅花妝”就在整個唐朝流行了起來。二、“跟風”過中和節中秋節相信大家都有聽說過,但是“中和節”你們聽過嗎?隨著時代的變化,現在如今很多年輕人都喜歡過一些國外的傳統節日“聖誕節”“萬聖節”等,從而忽視了我們國家的一些傳統節日,很多節日甚至都已經消失了,接下來我就給大家說一個只存在於歷史資料中的節日“中和節”。中和節來自於唐朝,定於農曆二月初一,唐朝人認為這一天是太陽的生辰,所以稱為中和節。在中和節這一天裡,官員們放假一天。皇帝會在宮內設宴邀請大臣們吃飯,並且和大臣們一起欣賞歌舞表演,過得非常熱鬧。而且皇帝在那天還會給身邊的每一位大臣都賜上一把精緻的尺子。皇帝有那麼多好東西可以送,為什麼偏偏要送尺子呢?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那是因為古人覺得仲春二月是一個日夜平分的月份,如果在這個月裡校正衡量一類的器具,就能使那些度量器具十分精準。皇帝賜給大臣尺子,就是希望他們在今後的工作當中能夠權衡利弊、公平公正,做人做官員就要像一把尺子一樣,要有尺寸有刻度。古人們也很會“跟風趕流行”,看著宮廷裡的大臣們得到了尺子,其他地方的各級官員也都紛紛效仿起宮中的中和節習俗來。除了舉辦歌舞,賜尺以外,在唐朝的民間,老百姓們會吃“太陽糕”,互相獻生子等等。後來人們把中和節改到了二月初二那一天,可惜到流傳到近代已經消失了。三、唐朝春節裡的流行習俗眾所周知,春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佳節。但是在當時唐朝人並沒有春節這一概念,不過他們還是知道過年的。無論是宮廷裡還是民間,唐朝過年都流傳著許多過年的習俗。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韓國壯陽口溶片

唐朝人過年比現代人要講究的多,唐朝過年時會吃“團圓飯”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年夜飯。他們團圓飯吃的食物跟我們現代沒多大差異,雞、鴨、魚、肉以及蔬菜樣樣都有,經濟條件較差的家庭雖然沒有大魚大肉吃,但也會給孩子一些糖和水果。現代人基本吃完團圓飯後會去看春節聯歡晚會,一邊看一邊守歲。大家一起等待除夕夜零點時分的時刻,然後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祝福他們又長大一歲。而沒有電視和網絡的唐朝人,在吃完飯後也會去“守歲”。大家要一起圍在火爐邊上一邊守歲,一邊話家常。唐朝人在“守歲”時,不是守到了零點就可以去睡覺了,一般來說都要守到第二天早晨,然後才能回去睡覺。

除了吃團圓飯、守歲、喝花椒酒的過年習俗以外,唐朝與其他朝代一樣還有些“特別”的習俗。唐朝人在過年時,會舉行“驅除瘟疫”的儀式,唐朝人稱這樣的儀式為“大儺”,其實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驅鬼”。在“大儺”儀式中,長輩會讓男童戴上面具,穿上紅黑相間的衣服跳舞,然後男童身邊還會有二十幾個伴舞,他們會和男童一起跳舞,寓意就是通過驅魔達到祈福平安的目的。四、流行穿“胡服”最後我們再來說說唐朝穿衣方面的習俗。唐朝在開元、天寶年間很是流行“胡服”,那麼什麼才是“胡服”呢?也就是自北朝以來的北方人所穿的衣服,這種衣服的特點是袖子小,然後在腰間繫革帶,腳上再穿上一雙皮靴。其實皮靴現在仍舊很流行,我們冬天時所穿的長靴短靴都算是從那時候流傳過來的。唐朝的貴族女子出門都喜歡騎馬,宮中的女子也是。所以小袖、系革帶、穿靴的衣服特點,很是方便她們騎馬出行。而且唐朝女性整體的穿衣特點就是華麗,袒胸窄袖,這是唐朝的時尚。

除了衣服以外,唐朝人的帽子也很有特色。帽子都是按照季節的變化而使用不同的面料製作而成,夏天通常會戴笠帽遮陽,冬季通常會戴氈帽禦寒。其中笠帽最早其實是北方遊牧民族戴的帽子,材料為羊毛編織而成,這種帽子無論是老百姓還是達官貴人都會戴。另一個氈帽是鮮卑人帶入中原的,由於其擁有良好的禦寒作用,所以在唐朝北方地區非常流行,最常見的一種叫做壓耳氈帽,不但能保暖頭部還能保暖耳部,使用它的人最多。 總結從流行的妝容“梅花妝”到唐朝特有的中和節習俗,再到唐朝別樣的春節習俗和胡服習俗,讓大家再一次瞭解到了這個繁榮昌盛的朝代,到底好在哪裡。雖然這之中也有一些我們很難理解的驅魔活動,但在當時來說,這項活動還是意義重大並且非常有趣的。古時候的人沒有現代這麼好的醫療條件和經濟水平,他們之所以會特別迷信,說到底也都是希望家人能夠健康幸福,一家人平平淡淡的過上一生。通過今天這篇文章,相信許多人也漸漸意識到,現在不少年輕人都忽略了我國的傳統節日,過起了外國人的節日。雖然外國的不少節日的確很新穎和吸引人,但我們也不能將自己國家的節日拋之腦後哦。參考文獻:《本草拾遺》《南梵新聞》《風土誌》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