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齒象化石記錄的長鼻類哺乳動物(見長鼻目)。最早的、明顯具有長鼻類特點的哺乳動物是發現於非洲北部的莫湖獸。經過古乳齒象的初期過渡階段後,發展到乳齒象類。乳齒象存在於24000萬年前的第三紀,但在11000年前卻突然絕種了,現代的古生物學家們對這奇怪的現像一直百思不解。
中新世開始時,乳齒象類已分化為長頜類型和短頜類型兩組。長頜類型的系統分支非常複雜, 嵌齒像是長頜類型乳齒象的基型屬,通常被稱為三棱齒象。化石分佈很廣,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都有發現。延續的時間也比較長,從中新世一直到更新世。
與長頜乳齒象幾乎同時出現的是短頜類型的乳齒象。軛齒像是舊大陸短頜類型乳齒象的典型屬。中新世時它廣佈歐亞,中新世末進入北美,下頜進一步縮短,名為美洲乳齒象。更新世期間
乳齒象化石歐亞大陸的軛齒象趨於絕滅,而美洲乳齒象仍相當繁盛,一直生存到美洲人類歷史的早期。青銅峽市文物管理所在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過程中,於2008年4月24日在青銅峽市峽口鎮採沙石
乳齒象廠10平方公里範圍內發現大量古生物化石。此次發現的古生物化石點地處牛首山北麓的丘陵地帶,屬衝擊層,且地層較為複雜。發現的古生物化石最深處距地表約10米,最淺處5米左右;有些化石由於受地層潮濕影響已成粉狀,只有一些較大規格的保存較好。在已發現的古生物化石中,有腿骨化石、肋骨化石、牙齒化石等,腿骨化石殘狀長30釐米,寬20釐米;牙齒化石光滑堅硬,長10釐米,齒徑5釐米。
1986年,在我國陝西省的漢江邊上,發現了一具近似完整的乳齒象骨架。人們發現,雖然同為乳齒象,但這種僅生活在中國的種類與其它乳齒像有很大區別。它個頭中等,頭的下頜都較短,上門牙細而直。最特殊的是它的頰齒(槽牙),牙面上既有強大的乳頭狀突起,能壓磨植物,又有微小的山脊狀的突起,能切割植物,從而使它能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一直成功地生存了幾百萬年。
另外還有一種就是美洲乳齒象,是北美洲已滅絕的乳齒象,其化石分佈在阿拉斯加至新英格蘭,並美國的科羅拉多州至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它生存在370萬年前,並於公元前8000年滅絕。美洲乳齒像是北美最常見的長鼻類之一,和披毛的猛獁像一樣,它也是適應了寒冷氣候的動物。身體上覆蓋著厚厚的一層長的粗毛,帶粗毛的皮和骨架還一起被人們發現過呢。
美洲乳齒象的頭很長,但抬不高。它有一對粗大上彎的門齒,成群地在雲杉林中吃草,可能與史前古人類一起生存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