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在西伯利亞地區的一處山洞中,研究者發現一塊古人類化石,一開始,研究者認為它應該是屬於尼安德特人,不過,後來通過檢測後,竟然發現這塊化石的主人,不屬於任何已知的古人種,同時,通過線粒體比對,這個古人類化石的主人,和現代人類之間,也有著385處的差異。
它的主人究竟是誰?在2012年,通過化石的DNA重組,科學家們發現這塊化石的主人,應該是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的後代,並且判斷他的年齡,距今大約有4.5萬年的歷史。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比對,研究者也發現,在大約4.5萬年前,因為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的雜交,導致地球上發生了一場“人口大爆炸”,並且認為大約從5-6萬年前,歐洲人和亞洲人的共同祖先,在離開非洲後,就已經開始與尼安德特人融合了。
不過,根據中國科學報5月26日的一篇報導,科學家重新校準了碳測年法,這塊發現於西伯利亞地區的古人類化石年齡,也要被改寫了。
整整年輕了1000歲在這項新的探測技術被提及後,科學家們也重新對於以往的數據進行了整理,重新校準了很多化石的年齡。曾經距今4.5萬年的古人類化石,年齡被改寫成4.4萬年,同時,也將放射性碳定年的測定時間範圍,從2013年的5萬年,擴展成了5.5萬年。
為何重新校準碳14測年法?根據資料顯示,在上世紀40年代,科學家利比發明了碳14測年法,認為通過碳14的衰變程度,可以判斷出樣品的所屬年代來。因為成果喜人,所以,在1960年諾貝爾化學獎也將獎項頒發給了利比。一直到近期科學家們重新校對了碳測年法,對於古生物化石的瞭解,也都是以碳14衰變為基準的。原因很簡單,因為自從人類開始工業革命之後,大量的化石燃料通過燃燒,開始進入到空氣之中,這就直接改變了空氣中碳14的含量。
同時,碳14的改變,還與地球外部環境有關,伴隨著太陽的活動,太陽對於地球的輻射高低也是不同的,很多碳14也會在太陽輻射中產生,同時,人類對於海洋的影響,也直接影響著環境中碳14的含量。所以,科學家們考慮到此前檢測到的古生物化石,極有可能不準確,才會重新進行校對。
恐龍的年代會被改寫嗎?在人類出現之前,恐龍是地球的主人,它們也是人類最熟悉的古生物之一,可能一些朋友會認為,重新對古生物化石進行校對後,是不是也會改寫恐龍的年代呢?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因為碳14測年法最多只能測量5.5萬年之內的化石,而在恐龍的年代測量上,採用的則是鈾鉛測年法。
因為鈾的衰變時間更長,所以,通過它可以測出至少45億年之前的化石年齡。同時,對於距今上億年的古生物化石來說,除了鈾鉛測年法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測量辦法,就是通過地層勘測,因為不同時期的地層特徵都是不同的,所以很容易判斷它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