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外的科學家在國際權威科學雜誌《氣候與大氣科學》中發表了一篇論文,表示自己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全球大約有50%左右的人長期生活在空氣汙染之中,而且從地區分布來看,絕大部分受到空氣汙染的人群,都來自於非洲和南亞。
在研究中,人們受到的空氣汙染主要表現為,他們呼吸的空氣中含有大量的灰塵和氣溶膠。先讓我們看一下什麼是灰塵,簡單來說就是懸浮在空氣中的微粒,這裡不僅包括土壤的揚塵,此外還包括工業排放物等等,在多年的研究中,科學家們一直認為,灰塵中含有大量的細菌,同時也有一些肉眼很難分辨的蟲卵混跡其中,對人類的健康影響極大。
其次讓我們看一下什麼是氣溶膠,它是灰塵所組成的氣態分散系統,一般來說,天空中的雲、偶爾出現的大霧天氣等等,這些都屬於氣溶膠的範疇,氣溶膠是根據它的密度來衡量的,如果空氣中的氣溶膠密度並不大,那麼它對於人類的健康影響也可以忽略不計,因為這意味著當地的氣候環境極佳,反之則就要小心防範了,很容易會因此患病。
既然科學家指出,是由於灰塵過多和氣溶膠密度過大,才導致50%的人類處於空氣汙染之中,那麼,這個數據的得出,是否有一個相應的衡量標準呢?來自英國的舍迪克教授表示,早在很久之前,世界衛生組織便制定了空氣汙染的衡量標準,當氣溶膠的密度低於10微克/平方米,那麼,當地的空氣品質就在健康的範疇之中。
不過,雖然制度是有的,可是世界上各個國家之間貧富差距還是很懸殊的,所以,很多國家實際上在空氣治理方面並沒有太大的成就,這次科學家總結出來的這個數據,也是分析了過去4年中全球各個國家灰塵和氣溶膠的密度數據後,最終得出的結論,發現非洲和南亞的氣溶膠密度遠超過世界衛生組織制定標準的5倍,屬於空氣高度汙染地區。
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這些地區普遍經濟都非常的落後,人們本身環保意識就不強,而且政府想要治理空氣汙染也是有心無力,比方說如今在已開發國家和很多逐漸強大起來的發展中國家,露天焚燒垃圾、冒著黑煙尾氣的汽車等都幾乎絕跡的時候,可是在非洲和南亞,這些仍然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拿非洲來說,在非洲看到最多的便是從已開發國家淘汰下來的,本來應該報廢處理的「老爺車」,這些車在路上行駛的時候,冒出的黑煙尾氣是空氣汙染的主要元兇之一。此外,當經濟越發達的國家將工廠或者是轉移到偏遠地區,或者是轉移到其他國家的時候,非洲和南亞的整天排放著大量汙染物的工廠,竟然還建造在城市的中心。
因此,非洲和南亞才會出現空氣汙染極為嚴重的情況,在研究論文中,科學家同樣指出,和空氣汙染一起出現的,還有當地人民的公共健康、營養不良以及飲用水安全等諸多問題,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想要短時間內治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為這些地方實在是太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