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報導,瑞士Empa材料科學與技術聯邦實驗室以及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近日合作開發出了世界上最小的馬達——僅由16個原子構成。
與大型馬達類似,16原子馬達也由一個定子和一個轉子組成。轉子在定子表面旋轉,並且可以占據6個不同的位置。
Empa功能表面研究小組負責人Oliver Groning解釋說:「對於做有用功的馬達來說,定子控制轉子只向一個方向運動是至關重要的。」
驅動馬達的能量可能來自隨機方向,因此馬達必須依靠棘輪方案決定旋轉方向。通常來說,「阻塞方向」的運動是首選,而「運動方向」的運動則機率很低。因此,運動實際上只可能在一個方向上進行。
研究人員利用6個鈀原子和6個鎵原子組成的三角形定子實現了這種「反向」棘輪原理。此處的關鍵是結構的旋轉對稱性。只有4個原子組成的轉子(對稱的乙炔分子)由此得以連續旋轉。Groning說:「分子馬達具有99%的方向穩定性,這是它有別於其他類似分子馬達之處。」
分子馬達可以由熱能和電能提供動力。熱能使馬達的定向旋轉變為隨機旋轉。相比之下,由電子掃描顯微鏡產生的電能,則可以引發定向旋轉。單個電子的能量足以使轉子旋轉六分之一圈。外界提供的能量越高,運動的頻率也就越快,但這也會使轉子更有可能朝著隨機方向運動。
根據經典物理學定律,為了使轉子在運動中對抗阻力,需要超過最低能量。如果電能或熱能不足,轉子將停止運動。
令人驚訝的是,Groning等在低溫(17開爾文)或低電壓(小於30毫伏)條件下,在固定方向上觀察到了獨立、恆定的旋轉頻率。研究人員表示,在這一點上,就必須將視線從經典物理學轉向量子物理學。量子物理學理論顯示,即使轉子動能在經典意義上是不足的,也能通過「隧穿效應」越過能壘。
Groning說:「熱力學第二定律指出,封閉系統的熵永不減少。換句話說,如果在隧穿過程中沒有能量損失,馬達的方向應該是隨機的。然而,馬達幾乎只在一個方向上旋轉。因此,我們認為隧穿時出現了能量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