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神佛傳奇韋駄菩薩/神行抓鬼迎佛牙 鎮守道場護僧侶

(圖/施岳呈攝)

在中國傳統佛教寺院裏,主殿兩旁經常站立著護法菩蕯,以鎮護道場。其中韋馱又稱為「韋馱天」,就是佛家子弟最熟悉的護法天神。例如新北市知名的林口竹林山觀音寺,就以韋馱菩薩為左護法,伽藍菩薩為右護法。觀音寺組長謝初男說,韋馱菩薩有保護道場、保護佛家子弟的作用,而衪的聖誕日為每年農曆六月初三(今年國曆為七月二十三日)。

竹林山觀音寺組長謝初男說,相傳在釋迦牟尼佛坐化後,眾位天神準備要將佛祖遺體火化,再收取舍利子建塔供奉。這時,古印度佛陀神話中的天神「帝釋天」,手持七寶瓶來到火化場,向眾位天神表示,佛祖坐化前已答應「帝釋天」,願讓出一顆佛牙,讓「帝釋天」拿回印度供奉在塔寺內。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新北市林口區的「竹林山觀音寺」主祀十八手觀音,大殿裡由韋馱菩蕯、伽藍菩蕯擔任左右護法。(圖/施岳呈攝)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韓國壯陽口溶片

沒想到,有個羅剎鬼躲在「帝釋天」身後陰影,趁眾天神不注意時,突然竄出搶走佛牙舍利子。當時,侍立一旁的韋馱見狀,立刻奮起直追,而且成功將羅剎鬼抓回,迎回佛牙舍利子。眾天神對韋馱的功績讚賞不已,而韋馱也從此被賦予驅邪除魔、保護佛法的能力。

謝初男說,在中國傳統寺廟裏,韋馱菩蕯神像,經常面對大雄寶殿,兩眼注視大殿前靈塔,守護靈塔內的佛骨與舍利子,以防邪魔偷盜。另外也保護寺廟裏的出家人,以護持佛法。

由於韋馱菩蕯以健走如飛著稱,在日本佛教文化中,又稱衪為「韋馱天走」,就是「神行太保」的意思。更將衪奉為廚房和僧侶、廟宇的守護神,甚至是能除去小朋友病魔的神祇。

相傳韋馱抓回偷走舍利子的羅剎鬼,自此成為佛祖座前護法,同時保護佛法與僧侶。(圖/施岳呈攝)

走進主祀十八手觀音的新北市竹林山觀音寺主殿,就可看見觀音法像左側的韋馱菩蕯,神像粉面無鬚,身穿甲冑,肩披飛帶,單手執金剛杵拄地,英氣逼人。觀音寺董事長黃火旺說,韋馱菩蕯除了是守護寺廟的天神,古時在中國,由韋馱菩蕯手持金剛杵的位置,還能判斷能不能在廟裏「掛單」(投宿)。

黃火旺說,「掛單」是佛寺接納外地僧侶,而且提供免費食宿的說法。但有時佛寺不便直接拒絕外來僧侶掛單,相傳只好以韋馱菩薩手持降魔杵的姿勢,婉轉表達寺廟意願。一般來說,韋馱菩蕯持杵姿勢約有三種,一種是兩手合掌,金剛杵橫放在兩臂上,一種是單手持杵拄地,另一種就是單手持杵靠在肩上。

觀音寺董事長黃火旺說,韋馱原本是古印度天神,後來皈依佛祖,而成了佛教的護法菩蕯。(圖/施岳呈攝)

所以韋馱菩薩持杵姿勢暗藏玄機,例如單手持杵靠在肩上,表示寺廟願意接受外來僧人,三天以上的長期掛單。兩手合掌將金剛杵橫置兩臂中,則表示雖可接受外來僧人掛單,但投宿時間只限一天。至於單手持杵拄立在地,就表示寺廟不接待外來僧人掛單了。

黃火旺說,「韋馱」最早來自於梵語,原本翻譯為「塞建陀」、「私建陀」、「室建陀」,簡稱「建陀」等。相傳,原是婆羅門教的天神,有六頭十二臂,常手拿弓箭,騎乘孔雀,後被佛祖感化才成了佛教護法天神。但因後世誤植文字與簡化結果,最終名字成了「韋陀」或「韋馱」。不僅有菩薩化身,甚至有佛號稱為「樓至佛」。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