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長腳蜂本身吃素,卻會做「蟲蟲肉餅」給小孩吃。(圖/網友魏瑞廷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下同)
不要看到蜜蜂好可怕就殺!台東池上鄉青農魏瑞廷的工作室,每年到5、6月的特定時間,「褐長腳蜂」會飛來築巢與繁衍下一代。魏瑞廷仔細觀察褐長腳蜂,發現牠專門捕幼蟲給孩子吃,自己則吃素「只吸樹液與花粉」。魏瑞廷大讚這種蜜蜂是我們的好朋友,直呼「大家別看見牠,就把牠殺死!」
魏瑞廷農田旁的房舍,2周前突然蹦出一顆新蜂窩,仔細一看,老朋友「褐長腳蜂」又來了,這次總共有6隻。魏瑞廷每天偷看牠們,看到褐長腳蜂將捕回來的幼蟲,左右搓一搓,做成一團綠色的「蟲蟲肉餅」,端給小孩享用。
▲褐長腳蜂很溫馴、對環境很好,請大家不要殺牠們。
魏瑞廷說,「其實這種蜂很溫馴!很多人看到蜜蜂,都會以為牠們是虎頭蜂,就急著用火燒、用竹子把牠們打掉,但其實牠們是很棒的益蟲啊!大家不要看到牠們就急著要殺死,牠們可是稻田裡的生物防治好朋友呢。」
魏瑞廷指出,稻子快成熟時,總有許多鱗翅目的昆蟲在田區飛舞,水稻因被蛀食而引起枯心(稻桿中心養分被吸走),剛好褐長腳蜂專門吃這類小蟲子,因此這區成為牠們的美食區。
▲魏瑞廷持續觀察「好朋友」,盼牠們順利繁衍完成。
「千萬別任意破壞他們的棲息場所!」魏瑞廷表示,每一種生物的存在都有它的意義,一物剋一物,如果任意消滅,都有可能破壞生態的完整性,食物鏈是缺一不可的。魏說,「這些在稻田周邊的野生動物們就像過客,如果環境不優,牠們也不一定會來,至少牠的造訪,也讓我多了一個朋友能介紹給我的朋友們認識,像這次看到褐長腳蜂,請記得牠很溫馴的,不會任意攻擊人的,有時多觀察周邊生態會讓自己獲得更多新知!」
褐長腳蜂體長約20mm~26mm,外觀暗褐色,胸背板中央有一條黑色縱帶,可與跟牠長很像的「棕長腳蜂」做區分。褐長腳蜂成蟲後,將獵捕到的鱗翅目幼蟲做成「肉團」,帶回來給小孩吃,自己本身則吃素,只吃樹液與花粉,相當特別。褐長腳蜂普遍分布在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常見於建築物或路邊的木材隙縫處築巢,牠們的巢穴朝下,形狀跟蓮霧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