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研究最多的天體之一是超新星,它于 1987 年 2 月 24 日首次在我們的天空中用肉眼可見。它是 400 年來第一顆肉眼可見的超新星,被稱爲超新星 1987A。自從它被發現以來,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恒星爆炸時會留下的被壓扁的恒星核心,稱爲中子星。
一組天文學家使用來自宇航局太空任務和地面望遠鏡的數據,終于發現了隱藏在超新星內部的中子星。超新星 1987A 位于大麥哲倫星云中,這是一個較小的銀河系伴星系,距離地球約 170,000 光年。該項目的研究人員使用了來自錢德拉 X 射線天文台的 NASA 數據和來自 NASA 核光譜望遠鏡陣列之前未發表的數據,以及使用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陣列進行的地面觀測數據。
在過去的 34 年里,天文學家一直在篩選超新星爆炸留下的碎片,尋找預計會出現在那里的中子星。當一顆恒星爆炸成超新星時,它會自行坍縮,然后將其外層炸入太空。恒星核心的壓縮使它變成一個非常致密的物體,太陽的質量被擠壓成一個大約 10 英里寬的物體。
這些殘余物被稱爲中子星,因爲它們幾乎完全由密集的中子組成。快速旋轉且高度磁化的中子星被稱爲脈沖星,並産生一束輻射,天文學家可以在它掃過天空時檢測到脈沖。科學家們指出,一部分脈沖星從它們的表面産生風,有時會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推進,從而形成複雜的帶電粒子和磁場結構,稱爲“脈沖星風星云”。
憑借新的觀測數據,該團隊發現了從星云發出的低能 X 射線以及高能粒子的證據。天文學家認爲,對高能 X 射線發射有兩種可能的解釋,包括脈沖星風星云或被爆炸的沖擊波加速到高能量的粒子。最新 X 射線研究中的數據支持脈沖星風星云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