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認為恐龍滅絕原因是小行星撞地球所致,但近日有古生物學家進行研究表示,早在小行星撞落地球的1000萬年前,恐龍可能就因氣候變化而面臨絕種危機,另外也發現草食性恐龍出現數量減少狀況較早,導致肉食性恐龍因沒有獵物而絕種。
多數人認為6600萬年前恐龍一夕消失,是因希克蘇魯伯隕石(Chicxulub)撞上墨西哥尤加丹半島(Yucatan Peninsula),導致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Cretaceous-Paleogene extinction event),使地球上3/4的物種因此滅絕,不過近日有研究員提出不同看法。
法國蒙貝列大學(University of Montpellier)演化科學研究員康達明(Fabien Condamine)表示,他們的研究團隊追蹤6個恐龍科,包括甲龍科、原角龍科、鴨嘴龍科、馳龍科、傷齒龍科、暴龍科,約250個晚白堊紀恐龍品種,發現恐龍在7600萬年前多樣性就開始下降。
恐龍可能早在7600萬年前開始衰退,當時食草性動物的多樣性急遽下降,尤其是甲龍科和原角龍科,而傷齒龍科則是在恐龍滅絕前500萬年前出現小幅下降,康達明與其團隊通過化石紀錄和電腦模型,發現恐龍多樣性降低原因,其一可能是氣溫導致。
康達明表示,恐龍性別可能會受溫度影響,就像現代的鱷魚和海龜,「白堊紀晚期全球氣候變冷,胚胎性別轉換可能導致多樣性減少,加劇恐龍滅絕過程」,再者,因地球氣候溫度下降,使草食性恐龍數量減少,也導致肉食性恐龍因沒有獵物而絕種,不過由於並未將所有恐龍物種納入研究,且根據現存化石記錄也難以確定,恐龍是否在小行星撞擊前就已陷入嚴重衰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