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可以從無到有的產生嗎?如果不能,那為什麼人工挖掘的小水塘或者小湖泊隔一段時間就會有魚呢?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古人也思考過。
人工湖泊中的魚
關於人工湖泊中的魚是怎麼來的,古時候認為是自然發生的,古代人們認為,蒼蠅可以從腐肉中誕生,流螢可以從腐草中誕生,淤泥裡會滋生老鼠。所以當時的人們生命是可以自發地產生,這個理論也被稱為:自然發生論。
然而很快該理論就被否定,在19世紀60年代,微生物家巴斯德進行了著名的鵝頸瓶實驗,實驗證明了如果將肉湯煮沸之後,與空氣隔離,那麼即使存放的時間再長,肉湯也不會腐敗。巴斯德的鵝頸瓶實驗直接否定了自然發生論,證明了生命只能從生命中誕生,也就是生生論。
關於人工湖泊中的魚是怎麼來的,其實也可以用生生論來解釋。
一般來說,人工湖泊中的魚,主要是通過河流氾濫,人為放生,動物攜帶魚卵等方式而來,其中以河流氾濫帶來的魚類物種最為豐富,數量也最多。
在一些廢棄的礦坑中,經過長年累月的雨水沖擊,會形成一個人工湖泊。在最開始,人工湖泊中完全沒有魚類,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哺乳動物以及鳥類等會將藻類或者水草的種子帶到這裡,它們會首先在這裡安家落戶,生產氧氣。
之後,兩棲動物也會佔據這裡,並且把這裡當做魚兒場所。由於這裡沒有魚類,兩棲動物不用擔心自己的卵被魚類吃掉,所以幼崽的成活率較高,很快這裡就會組建成一個小型的生態群落。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鳥類或者哺乳動物等,在其他河水捕獵時,在不經意間會將魚卵等攜帶到人工湖泊中,儘管大多數魚卵不會存活,但也有少量的魚卵會在這裡孵化成小魚。
不過,鳥類或者哺乳動物等攜帶的魚類數量有限,成活率也較低。真正令人工湖泊中魚類變多的秘密其實是洪水。
如果當地爆發一場洪水,導致周圍的小溪、小河或者其他湖泊的水系與該水系連接,那麼生活在其他地方的魚類也會進入到人工湖泊中。等到了旱季時,即使周圍的河流與人工湖泊切斷了連接,人工湖泊中也有足夠多的魚類,而且從成年魚到魚卵都有,只要人工湖泊中的水足夠多,那麼魚類就可以在當地生生不息。
當然,也有一些池塘,即使乾涸了好多年,只要重新注入水很快又會有魚類在裡面活動。對此不要特別詫異,因為有些魚類能夠在土壤中休眠很多年,著名的肺魚就是如此,它們可以不吃不喝在乾燥的環境中休眠5年左右,當外界環境適宜時,它們又會重新活過來。
火山湖泊中的魚類
其實,在地勢低窪的人工湖泊中,如果人類不加以干涉,任由其發展,時間久了外界的水系總會連接到這裡,為這裡帶來大量的魚類。但是火山湖泊卻難以與外界水系連接,原因是因為火山湖泊一般地理位置較高,即使發生洪澇災害,外界的湖泊也難以與火山湖泊連接,所以在很多火山湖泊中,當地的魚類都非常少。
比如:美國俄勒岡州西南部喀斯開山脈火山口內的深水湖,海拔高度為1882米。儘管該湖泊生活著許多哺乳動物,鳥類,昆蟲以及兩棲生物等,但該湖泊中的魚類卻非常少,為數不多的品種也是人類人工養殖的魚類。
位於長白山的天池也是火山口湖泊,這裡的魚類品種也非常少,而且都是人類投放的品種。由此可見,如果沒有外界水源的匯入,那麼即使人工湖泊形成的時間再久遠,魚類也無法自然產生。
總結
人工湖泊中的魚,之所以能夠“憑空產生”,其實是在雨季時有外界水源連接了人工湖泊,使得外界的魚兒能夠游到了這裡,並在這裡生生不息。但是在海拔較高的人工湖泊中,魚兒就難以到達這裡,如果沒有人類放生,那麼該湖泊即使演化地時間再久,也不會有魚兒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