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不可思議,洪都拉斯斥巨資造了座橋,颶風過後,河沒了,橋還在

無處可去的橋

對於橋樑設計師來說,最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就是設計一座能夠抵抗惡劣環境的大橋,並經得起時間的檢驗。
對於這一點,喬盧特卡大橋的設計師是成功的,他設計的大橋在颶風米奇襲擊下依舊屹立不倒,並且以接近完美的狀態倖存了下來。

對於任何橋樑來說,能經得起這樣的考驗,一定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建築成就,然而對於喬盧特卡大橋來說,這卻有些尷尬,因為在颶風米奇過境之後,暴風雨使得橋下的河水開闢了一條新的河道,而原來的大橋位置現在卻成了一片平地,這也使得它失去了用途,因此這座大橋又被稱為“無處可去的橋樑”。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喬盧特卡大橋

洪都拉斯位於中美洲地區,這裡經常會遭受颶風的襲擊,颶風其實相當於我國的颱風。所在修建喬盧特卡大橋之前,當地政府就知道這座橋會面臨極端氣候條件,為此它們找到了世界上最優秀的建築專家來建造一座可以承受任何颶風的橋,而建築專家也不辱使命,在1996年時成功建造了這座橋。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韓國壯陽口溶片

然而沒想到的是,1998年時,颶風米奇登陸洪都拉斯,這場颶風給當地帶來了嚴重的災難。世界氣象組織規定,颶風的名字根據颶風命名表依次使用,但如果某一場颶風對人類社會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和大量人員傷亡,那麼該颶風名字就會被除名,永不再使用。颶風米奇就是一個被除名的颶風,由此可知它的破壞力有多強。

颶風米奇在1998年10月22日在西加勒比海形成,由於當時的海洋條件非常適合颶風的發育,因此颶風米奇的強度達到了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中最高的五級狀態,之後橫掃了整個中美洲地區,其中洪都拉斯的喬盧特卡經歷了最大的降水襲擊,當地降水量達到了912毫米,而要知道的是,我國秦嶺淮河線以北地區全年降雨量不足800毫米。
在10月29日到11月3日,颶風米奇幾乎停留在了中美洲地區,給當地帶來更嚴重的降雨,根據非正式報告,當地的降雨量高達1900毫米。

這場颶風給當地帶來了嚴重當地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截止到1998年底統計,當地有1.1萬人死亡,1.1萬人失蹤,洪都拉斯的150座橋樑被摧毀,許多道路被沖垮,房屋、建築物被摧毀地不計其數,導致了約270萬人無家可歸。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風暴之下,喬盧特卡大橋依舊保持了原來的樣子,但由於暴雨導致了河水不斷衝擊著河道的一側,並將泥沙不斷堆積到另外一些,從而導致喬盧特卡河改道。
所以在洪災之後,當地人們就發現雖然喬盧特卡大橋還在,但是河已經跑了,這座橋也成了“無用之橋”。

亞馬遜河為什麼不能修建大橋

喬盧特卡大橋的存在,直接證明了亞馬遜河流為什麼無法修建大橋,那就是亞馬遜河流實在是太容易改道了。
如果說喬盧特卡河流的改道是因為百年不遇的颶風所導致,那麼亞馬遜河經常改道就是因為當地全年降雨量變化大。在雨季時,亞馬遜河流的水位會升高20米左右,河道寬度增加40米左右。

不僅如此, 亞馬遜地區地勢低窪,土壤鬆軟,在雨季時暴漲的河水會不斷衝擊著河道的其中一側,而淤泥又會聚集在另外一側,從而使河道改道。據當地人介紹,亞馬遜河會在10年內改道4次,甚至更多。
頻繁的改道使得人們難以確定橋樑的位置和長度,因此才沒有修建大橋。否則就會像喬盧特卡大橋一樣既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修建成功之後又沒有什麼用途。
總結

其實我國黃河在過去也經常改道,民間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的說法。

頻繁的改道也使得大橋難以修建,或者修建後很快失去用途。而現如今通過定期清淤,加固河堤,以及水庫、水壩對洪水的調節,才使得黃河輕易不會改道,橫跨在黃河之上的橋樑才避免了像喬盧特卡大橋一樣的尷尬局面。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