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新研究認為格陵蘭島上那個超過百公里寬的大坑,也許不是一個隕石坑。如果是這樣,它就不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隕石坑。
2012年7月發表於《地球與行星科學快報》(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的一份研究認為,格陵蘭島馬尼伊特索克(Maniitsoq)附近一個超過100公里寬的大坑,是距今大約30億年前一次小行星撞擊的結果。研究發表後,這個坑被認為是地球上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隕石坑。
可是,今年3月1日同樣發表在這份期刊上一份新研究稱,以前那份研究中提到的這個坑作為隕石坑的特點,用自然形成的觀點也可以作出解釋。
例如,這個坑內的磁場有些異常,以前認為是與小行星撞擊的證據;一些石頭有些異常的晶體結構,也認為是由於劇烈的撞擊事件才會造成。
這份新研究的作者之一加拿大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的地質學助理教授亞基姆楚克(Chris Yakymchuk)說,坑內磁場的異常是錯覺,如果從大一些的範圍來看,那裡的磁場不存在異常;至於那些石頭奇特的結構,他們認為這些結構在自然條件下也可以形成。
亞基姆楚克還說,而且一些撞擊坑普遍的特點,格陵蘭島這個坑並不具備。「所有的撞擊坑幾乎都有鋯石這種微小的礦物質結構,可是這個坑沒有。」鋯石(Zircon)化學成分為矽酸鋯(Zirconium Silicate, ZrSiO4),可含微量的鐵、錳、鈣、鈾、釷等成分。
如果同行普遍認同格陵蘭島的坑不是隕石坑,那麼「地球上最古老隕石坑」的頭銜將屬於位於西澳大利亞的亞拉布巴(Yarrabubba)撞擊坑。這個坑距今已有22.3億年的歷史。